张伯礼:扛起中医抗疫的大旗 | |||||
|
|||||
病毒无情,人有情。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在危急时刻,有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率团出征武汉,并亲自挂帅首个中医方舱医院总顾问、名誉院长,他以身作则,奔走在抗疫第一线;在没有针对性的药物和疫苗之时,他推动中医药尽早参与患者救治,展开研究;在众人因传染惶惶之时,他破谣立论,稳定民心。他就是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五届理事会副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张伯礼。 挂帅中医方舱医院 3月10日,武汉地区16家方舱医院全部休舱。这距离张伯礼1月27日应中央疫情防控指导组急召飞赴武汉,已逾40天。这40天来,张伯礼一直战斗在抗疫一线未下战场。作为中央疫情防控指导组专家组成员的他,同时还是武汉地区首家以中医药治疗为主的江夏方舱医院总顾问。 在一次次临床诊察和研究中,张伯礼发现中药在减轻发热症状、控制病情进展、减少激素用量、减轻并发症等方面均有疗效。他建议:轻中症患者中药汤剂个体化治疗,重症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一切,都要以患者受益最大为原则! 张伯礼所管辖的江夏方舱医院有4个特点:一是由中医药人整体接管的第一个方舱医院;二是所有患者保证用上中药汤剂;三是该院配备一台中药配方颗粒调剂车,可根据患者病情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个性化用药需求,实现因人施方;四是更多体现中医综合治疗方法。医护人员综合运用针灸、按摩、灸疗、太极、八段锦等中医特色疗法,帮助患者全面康复。有相关报道称,在这里轻症患者一般5~7日痊愈,最多不超过10天。 “ 目前8 0 % 以上的确诊患者,都用到中医治疗。”张伯礼根据临床情况分析提出,越早使用中药,效果越好;中医治疗对轻症患者可加速痊愈,避免转至重症;对重症患者,能辅助提高治疗效果。 张伯礼参与治疗了一例重症患者,其血氧饱和度一直很不稳定,无法离开无创吸氧。了解到这位患者3天没排便,肚子胀、憋气,张伯礼很快开出了中药方。用药后,患者很快排泄通畅,憋气的症状明显好转,血氧饱和度逐渐稳定,也从无创吸氧转成鼻导管吸氧。 作为科技部专家组成员,张伯礼负责“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临床研究”项目。他拿出首批临床治疗数据并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医参与治疗新冠肺炎,能显著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危重症的发生率。 截至3月3日0时,在全国确诊病例中,中医药治疗病例达到92.58%。其中,湖北省和武汉市的参与比例分别为91.86%、89.40%;武汉市隔离点当日服用中药患者的比例为96%;方舱医院累计服用中药人数占比超过90%。江夏方舱医院收治567例轻症和普通型患者,以宣肺败毒汤和清肺排毒汤为主,配合颗粒剂随症加减,有的辅以太极、八段锦和穴位贴敷等。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咳嗽、发热、乏力、喘促、咽干、胸闷、气短、口苦、纳呆等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无一例患者转为重症。而硚口方舱医院收治的330例患者,几乎未予以中药治疗,后有32例患者转成重症。这显示了中药干预确有防止病情转重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