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梦人的糖尿病防治之路——访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朱大龙教授 | |||||
|
|||||
出生在江苏省扬中市的朱大龙1974年高中毕业后,怀着参军的梦想去了安徽省芜湖市;刚参军时,因为学习成绩较好,他成为一名光荣的卫生兵。3年的部队生涯中,朱大龙在皖南医学院系统学习了解剖等医学的基础知识,并且在工作中一直自学各类医学书籍,这为他未来走向医学巅峰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命运总是珍视那些有准备的人,当时间来到了1977年国家宣布恢复高考,在部队领导和家人的支持下,朱大龙在21天“掉了8斤肉,抽掉1包烟”的系统复习后,考上了苏州医学院,正式开启了他的内分泌学探索之路。 创建于1892年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鼓楼医院)朱大龙从小就心仪。所以当他1982年本科毕业时,申请的第一个志愿就是鼓楼医院。在众多科室中,他又选择了自己最有兴趣的内分泌科。虽然当时的鼓楼医院内分泌科很弱小,仅有十数张床位,而且在全市也籍籍无名。 到内分泌科之后,朱大龙对知识渴求的脚步没有停止,而10年的沉淀和积累也使36岁的朱大龙迎来了人生的另一个转折——就任内分泌科主任。从那之后,他怀着“推进科室向前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一步一步地推动内分泌科不断向前发展。在这块梦想之地,朱大龙用辛勤拼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在的鼓楼医院内分泌科是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江苏省代谢性疾病临床诊疗中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卫生部基层医师培训基地,已成为国内较为重要的内分泌代谢病基础和临床研究基地。
梦想的台阶——良好的规划和辛苦的拼搏 在谈及科室发展动力时,朱大龙笑着说:“作为一个摩羯座的工作狂,我到鼓楼医院后,从来没有在12点前睡过觉,为了科室的发展我花了很多时间和心思!”具体而言,朱大龙主要做了4件事。 (1)建设合理的人才梯队。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科室不仅拥有一批技术过硬的临床医师,还组建了独立的内分泌实验室及研究中心,拥有一支“敢打敢拼”的科研人员队伍。同时,科室接接收了来自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大学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和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研究生及来自基层医院的进修生在这里从事临床学习和科学研究工作。 (2)平衡的学科发展情况。朱大龙介绍说,虽然目前鼓楼医院内分泌科是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分会)的主委单位,但科室的工作并不局限于糖尿病,也关注了内分泌代谢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并成立了糖尿病、甲状腺、肾上腺、垂体、肥胖和性腺疾病等多个亚专科。同时,科室还在糖尿病药物的研发方面做了大量的创新工作,特别是由朱大龙主导的葡萄糖激酶抑制剂研究已经进入Ⅲ期临床试验。目前研究效果确切,备受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