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肾脏病学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发布日期:2021-07-08 10:04 点击次数:

肾脏病是影响全球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据2020年WHO报告显示,慢性肾病已经成为排行前10位导致死亡的病因。中国肾脏病学始于1977年北戴河肾小球疾病座谈会。1980年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成立,40年来,我国在原发性肾病、继发性肾病、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disease,CKD)、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终末期肾病血液净化治疗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当前我国肾脏病防控依然面临严峻挑战。肾脏疾病患病率高,CKD患者约1.2亿人,AKI患者每年新发100万~300万。尿毒症患者100万~200万。CKD和终末期肾病患者呈逐年增多趋势,给国家医疗卫生资源带来沉重负担。因此,肾脏病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需要进一步开展防、诊、治研究,延缓肾病进展,提高救治水平,降低死亡率。

根据国家肾病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对全国肾活检疾病谱的调查显示,其中2/3仍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依然是我国尿毒症的首位病因,约占44%。IgA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我国学者在IgA肾病遗传背景、致病分子、病理分型和临床治疗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经过30余年临床与基础、中西医结合研究,创建了IgA肾病中西医结合证治规律与诊治关键技术,利用循证医学研究证实中药单药治疗IgA肾病的有效性,其系列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我国继发性肾病中糖尿病肾病已成为新导入透析患者的重要病因。糖尿病合并非糖尿病肾损害在临床上难以鉴别,因此,建立糖尿病肾病无创诊断方程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根据近十年临床特征的变化,对糖尿病肾病鉴别方程进行修订,显著提高了诊断效能。目前国内外针对糖尿病肾病等继发肾病新靶点的药物研发已取得很大突破,正逐步应用于临床。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新导入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中老年人占半数以上。准确评估老年人肾功能、发现老年肾损害的关键因子和干预靶点,对于延缓老年患者走向终末期肾衰,降低心血管等并发症有重要意义。解放军总医院关于个体化衰老与老年肾损害的理论和创新诊疗技术研究获得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目前我国肾病患者肾性高血压、肾性贫血、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等并发症患病率高,控制率欠佳。以肾性高血压为例,通过牵头开展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61家三甲医院1万余例患者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国肾性高血压控制率只有33%。因此,扎实开展全国肾脏病医疗质量控制工作,推进各级医院诊疗水平同质化,将显著提高肾病并发症的控制率和达标率。

AKI是临床急危重症。除了社区获得性和医院获得性AKI的防治任务外,由于地震挤压综合征和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导致的AKI防治,是广大肾病工作者面临的新挑战。阐明AKI多器官对话机制、损伤后再生修复关键因子与调控机制、建立干细胞等新型治疗技术,是本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关于器官损伤与修复综合救治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

2010年,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原卫生部)领导下,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建立了全国血液净化病例信息登记系统。目前中国透析患者总数已达73.5万例,位居世界第一。由于全国血液净化病例信息登记系统提供的基本数据,2012年尿毒症被列入国家大病医保,彻底解决了广大尿毒症患者无钱治疗、因病返贫的根本问题。通过牵头制定《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等行业规范,制定中国血液净化诊疗指南,开展全国医务人员培训,加强国产透析设备和耗材的临床评价,进一步提高了我国血液净化治疗质量。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肾病疾病谱发生了重大变化,环境污染、新发传染病等新型危险因素,使我国肾病防控面临诸多新挑战。广大肾病工作者应利用信息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展肾脏病临床、基础、转化研究,推广适宜技术,加强科普宣传,为健康中国战略作出新的贡献。

(摘自《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1年第36卷第5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