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源致远,薪火相传 CUA第15次全国青年泌尿外科医师学术会议暨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青年学术会议 |
|||||
|
|||||
2023年7月21-22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CUA)主办,广东省医学会、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承办的“CUA第15次全国青年泌尿外科医师学术会议暨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青年学术会议”在广州顺利召开。会议邀请国内著名的泌尿外科专家和青年骨干交流讲学,展示泌尿系统疾病的临床防治和基础研究方面的新成就,介绍诊疗技术和转化医学领域研究的新进展。同时聚焦青年泌尿医生成长与发展,为青年泌尿医生提供全方位的学术交流平台。 22日8点整,大会正式拉开帷幕。开幕式由CUA秘书长兼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大会执行主席、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林天歆教授主持。他代表大会组委会,对各位领导、嘉宾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及衷心的感谢! CUA主任委员、大会主席、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黄健教授致欢迎辞。他首先向一直支持泌尿外科青委发展,关注青年医师成长的各位专家致以敬意和感谢。他表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也是中国泌尿外科事业的未来和希望,CUA始终高度重视对泌尿外科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他寄语CUA青年学组以及广东省泌尿外科科学青年委员会的全体同道,要始终秉承尊师重道、传道解惑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共同助力中国泌尿外科“亚洲领先,世界一流”的伟大蓝图。 会议还设CUA青年人才培养工程成果展示环节,现场宣布了特别贡献致谢名单和CUA青年领军人才/杰出人才/新秀人才名单,并邀请CUA领导和历届青委上台共同点燃象征着我国泌尿外科发展大业的主火炬。 百家讲坛,博古通今 本次会议特别邀请中山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彭玉平教授为我们带来题为“有病呻吟与文学经典”的主题讲座。彭教授以独特的视角为我们解读了古代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常来源于自身疾患,旁征博引,形象生动,艺术源于生活,医学与人文密切关联! 主委专题,高瞻远瞩 在这一专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黄健教授带来“营造良好科风,加强人才培养,推动学科发展”的主题讲座。黄健教授回顾逸仙泌尿的发展之路,从起步追赶,省内领先到国内领先,离不开“团结,进取,创新,仁爱”的优良科风。他指出,良好的科风和优秀人才是学科长远发展的加速器,怀着仁爱之心,以创新为动力,全科团结一心,才能朝着更高的目标进取。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张旭教授带来“做好临床研究的点滴体会”的主题讲座。他提出,临床研究也是科学研究,要从日常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升到学术理论水平,才能做好临床研究。他从肾上腺手术和包皮环切术这两个泌尿外科常见手术出发,通过一“难”一“易”,指出临床发现就在我们的日常工作点滴之中。 走在前列,干在实处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许传亮教授从青年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角度入手,结合近年来青年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的问题,指出学科建设应重视青年医师培养,优化培训考核体系,并寄语青年医生应夯实基础、立足长远,勇于总结,勇于创新,保持终身学习能力、从日常临床工作中充分汲取营养。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的薛蔚教授介绍了前列腺癌精准诊疗领域研究新进展。针对目前前列腺诊疗筛查特异性差、术后生活质量差、缺乏治疗新靶点三大痛点,薛教授介绍了诊断新技术、前列腺癌根治新术式、晚期前列腺癌转移及耐药新靶点等,覆盖了诊断-治疗-机制全周期,助力我国前列腺癌诊疗水平整体提升。 北京医院的张耀光教授针对关键临床问题,分享了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合并勃起功能障碍的创新性治疗方案,结合临床实际案例,分享了其团队目前的手术治疗策略,让人耳目一新。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的王志华教授分享了一系列前列腺诊治一体化新技术,围绕诊断智能化、术中可视化、治疗个体化、随访信息化,倡议前列腺癌诊治应形成系统性的标准及规范,助力“同质化”诊疗水平。 解放军总医院的王保军教授分享了保留Retzius间隙的前列腺癌根治术个人经验与体会,大量精彩的病例和的手术技巧展示让现场的青年医师们叹为观止,获益颇丰。 责无“膀”贷 ,“胱”耀未来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林天歆教授首先分享了团队在膀胱癌临床与基础研究中的诊疗探索与实践,围绕人工智能辅助诊疗体系、淋巴转移调控机制,到化疗耐药、免疫治疗抵抗靶点探索等,介绍了膀胱癌诊断-治疗-预防全周期的“仙尿成绩”。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王坤杰教授独辟蹊径,针对下尿路修复的学科重大临床难题,分享了尿路修复重建手术治疗的最新探索及独到的华西经验。大咖论道,时值中午,现场仍旧座无虚席。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陈旭教授围绕膀胱癌诊断技术、NMIBC治疗和MIBC治疗三个版块,汇报了2023年膀胱癌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叶建恒教授就临床科研工作中如何运用跨学科合作、开展多学科研究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运筹帷幄,决“肾”千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崔心刚教授分享了2023年ACGO肾癌治疗的新进展,内容覆盖了透明细胞癌一线治疗、后线治疗及非透明细胞癌的治疗突破。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李源教授探讨了T1期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不同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与策略。肾癌合并癌栓是泌尿外科手术“皇冠上的明珠”,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吴芃教授针对肾癌手术治疗的从“多学科合作、下腔静脉阻断、肺栓塞的判断与处理、围术期凝血功能障碍、术中低体温管理、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六个方面分享了其的围手术期系统化管理经验。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王龙教授详细分享了“单次锚定法机器人双侧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的技巧与个人体会。 石破天惊,与“石”俱进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许可慰教授从“诊、治、访、防”四个方面介绍了“仙尿科”尿路结石的全程管理经验,展现了仙尿结石亚专业“与石俱进,镜益求精”的追求,高屋建瓴的精彩报告引来在场同道的一致喝彩。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王艳波教授汇报了2023年AUA泌尿系结石领域诊治新进展,涵盖基础及临床方方面面的重大突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杰教授分享了基于PFO的输尿管支架置入后全程信息化管理初步探索,干货满满,现场听众纷纷表示学有所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李伟教授讲解了机器人辅助腹腔镜颊黏膜移植治疗复杂输尿管狭窄这一手术治疗方法,并分享了手术操作的宝贵经验。 攻坚克难,尿高志远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黄海教授指出在智慧医学时代,基层“愿接诊、能接诊”,功能泌尿外科专业将顺应时代,迎来飞速发展,并提出科技赋能基层,助力功能泌尿发展学科建设新实践。陆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沈文浩教授汇报了2023年下尿路与男科领域研究新进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荆翌峰教授比较了UroLift、Rezūm、iTind这三种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新型微创技术,通过国际国内循证医学证据,传递个体化治疗策略选择的理念。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王勇教授分享了在机器人前列腺癌手术的心得体会,向听众们展示了“逆行一线”优化后入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的手术方式,让人耳目一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李梦强教授分享了基于mpMRI的影像组学特征构建个性化前列腺系统穿刺减针预测模型的研究,给大家带来前列腺精准穿刺诊断的新方法。 各抒己见,越辩越明 大会围绕目前三大泌尿系肿瘤诊疗的临床关键问题,设置了精彩的学术辩论环节。首先,古迪教授、刘皓教授、安恒庆教授、文甲明教授、张墨教授、魏雪栋教授针对高危前列腺癌根治术是否行淋巴清扫展开激烈讨论。 张志凌教授、满晓军教授、郭炬教授、沈百欣教授、徐维锋教授、薛力教授针对高危局限性及局部进展期肾癌是否行新辅助治疗各抒己见、针锋相对。 李鹏超教授、周家权教授、郝海龙教授、李俊教授、刘凯隆教授、何旺教授围绕新辅助化疗后临床CR的MIBC病人是否保膀胱这一问题上据理力争、互相辩论。三组辩论气氛热烈,辩手们引经据典,学术争鸣,让与会观众近距离感受青年精英风采! 指点迷津,规范诊疗 大会的最后一环节是疑难病例讨论专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李锴文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曾浩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的黄庆波教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李兴教授,以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钟文教授分别向大家分享了膀胱癌,前列腺癌,肾癌,下尿路疾病及结石领域的疑难病例,临床逻辑清晰,诊疗策略规范,通过全面分析,精彩讨论,展现青年“例”量。 最终,黄健教授对会议作出总结,他再次对与会的嘉宾、同道表示由衷的感谢。至此,CUA第15次全国青年泌尿外科医师学术会议暨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青年学术会议落下帷幕。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CUA青年学组、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青委会将继续以推动广东省及全国泌尿外科高质量发展为己任,始终紧密围绕“引领学术、加强研究、培养人才、提升临床、公益科普和国际交流”的学科中心任务,充分发挥“先锋队”作用,开拓进取,守正创新,在助力中国泌尿外科“亚洲领先,世界一流”的征途上奋勇争先。 |
|||||